香港公共图书馆近年举行多种文学活动和比赛,在社区和学校推动阅读风气和文学创作。馆方期望培养青少年从小阅读的习惯。
公共图书馆于本年继续举办多项文学和阅读活动,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推广活动组)周美玲一月二十九日对本报说,二零一六年六至七月的香港文学节举行前,他们将会举办前奏活动,借此推动文学创作和阅读风气。
谈到文学节的前奏活动安排,周美玲指馆方邀请小学生参与文学作品演绎比赛,让他们选取香港文学作品,阅读并经消化、感受后再演绎其故事,学生如何把已熟读的故事感动人心,事前须有深入的体会。
周美玲指学生演绎时配以想像和创意,曾有参赛者自制道具丰富故事内容,或尝试一人饰演多个故事人物的角色,从中启发学习能力。
另一项前奏活动是以中学生及公众人士为对象的自然的律动征文比赛。上述两项活动的截止参赛日期分别是三月三日及三月十日。
除了文学节外,图书馆亦会举办中文文学创作奖、全港诗词创作比赛、文学月会等。周美玲说,图书馆借着宣传馆藏推广阅读,培养更多人持续及终身阅读。
本年的文学节以我想文学为主题,她指出主题正好带出文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成长背景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
创作文学写作与文学阅读是唇齿相依,互为相辅相承。她说,除了在生活里多留意事物,更须多阅读增加知识、感受、见闻,不断练习写作,从中启发灵感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吸收知识,提升个人生活素质,在学习、工作以外,在闲暇时多阅读可培养良好的兴趣。周氏认为阅读应由小开始,鼓励家长与子女一起参与阅读,借以刺激思维,推动文学写作。
文学比赛培养本地作家
公共图书馆过去的文学比赛造就好些参赛者晋身本地文学作家,例如当代作家谢晓虹、韩丽珠曾在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奖小说组获奖。
周美玲说,文学比赛能推动本地文学创作,为参加者提供练笔和受评机会。
这个已有三十七年历史的中文文学创作奖,评审委员由学者、作家、评论家、教育工作者及插画家担任,分别为新诗、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儿童故事及儿童图画故事组共六个组别评审。
此外,大会亦于比赛前为上述六种文体提供文学创作讲座,由讲者分享文学创作心得,创作过程需要互动和交流,有助持续创作。
周美玲说,持续及有系统地推广文学活动是他们的长远目标,让更多人在语文、表达及个人修养方面获益。